一、学情分析
本期我继续任教279、280班数学,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发现,两个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保持的还是比较好,大多数学生上课能够认真听讲,积极思考,反复练习。特别上学期,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,基本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思维模式,成绩有较大的进步。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,圆满完成了我期初制定的教学任务。但也有小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,正在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。
二、指导思想
坚持党的教育方针,以《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》为准绳,进一步将新课程改革推向更深层次,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,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,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。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,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,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,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。
三、教学目标
知识技能目标:认识分式,掌握分式的有关运算,会进行整数指数幂的运算;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和性质,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,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,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;了解平方根、算术平方根、立方根的概念及性质;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并掌握它的解法;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,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。
过程方法目标: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,学会观察、分析、归纳、总结几何图形的内在特点,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表示数学关系。
态度情感目标:从生活入手认识数学,探索数学规律,并将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之中。
四、教材分析
第一章、分式:本章主要了解分式的概念和掌握它的性质及四则运算,能解决分式方程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,了解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,会进行整数指数幂的运算。
第二章、三角形:本章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。本章重点内容是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;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。教学难点是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、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。
第三章、平方根:本章主要学习平方根、算术平方根、立方根的概念,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、立方根,会求某些数的平方根,立方根,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。
第四章、一元一次不等式组: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概念,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(组)。会列一元一次不等式(组)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。
第五章、二次根式:本章主要学习二次根式的概念,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,会化简二次根式,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,分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。
五、方法措施
1、精心设置教学情境,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,从生活入手,总结数学规律,立足于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。
2、加强对学生的课后辅导,发展优等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,巩固中等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成绩,促进后进生的进步。
3、成立互助学习小组,以优带良,以优促后,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标。
六、课时安排
第一章 分式 18课时 1至4周
第二章 三角形 27课时 5至9周
第三章 实数 12课时 10至12周
第四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(组) 16课时 13至15周
第五章 二次根式 12课时 16至17周
评论